發布日期:2024-04-17 訪問次數:1386次
浙江大學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系統介紹了使命引領的大學戰略型發展新成效,發布了一年以來在打造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基地和堅強陣地上的亮眼成果。
打造卓越人才培養和匯聚的戰略基地
過去一年,浙江大學制定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施方案,推進十大工程和34項具體任務,新增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1門,入選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體系建設團隊1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項,獲全國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2項。做實“啟真問學”“教授學術小組”“青青計劃”等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品牌活動,實施全國重點實驗室“領航人才培養計劃”,建設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卓越中心,啟動“浙大學子一站式科研導航平臺”,280余個學生項目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中摘得殊榮。畢業生赴國家重點領域、重要央企就業人數以及本科畢業生海內外深造率均顯著增長。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常務副院長葛堅說,學校堅定不移擔負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時代使命,發揮竺可楨學院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和教育教學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強化教育科技人才協同,不斷構建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卓越教育體系。
如何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中來?
浙江大學堅持黨管人才,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校核心戰略,分類實施各類人才計劃,加快打造“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
過去一年,基礎學科和醫學領域各有1名教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實現了重大突破。引育一批高層次人才,43位青年學者入選國家級領軍人才,123人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一批教職工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南丁格爾獎章等榮譽。
打造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基地
浙江大學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推動高峰學科、一流骨干基礎學科、優勢特色學科建設,深入實施面向2030的學科會聚研究計劃,不斷提升學科體系的核心競爭力。
過去一年,浙江大學深入落實一流學科生態體系實施方案,獲批教育部首批學科交叉中心試點建設單位。
浙江大學學科建設處處長朱斌說,按照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著力構建群峰競秀的世界優秀學科群”行動部署,通過構筑學科生態體系、激發學科內生動力、加大拔尖造峰力度,奮力推進一批學科扎根中國大地加快建設成為世界優秀學科。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浙江大學聚焦“四個面向”,在鼓勵自由探索的基礎上,加強有組織科研,謀劃籌建學校基礎交叉研究院,揭牌成立物理高等研究院,成立量子精密測量研究院,全面提升基礎研究水平。集聚力量進行戰略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建設國之重器大平臺大設施,著力培育更多原始創新和重大攻關成果,以頂天立地的卓越創新服務支撐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過去一年,浙江大學科研經費登上80億元臺階,創歷史新高。以第一單位且(或)通訊作者單位發表CNS主刊論文20余篇。新獲批牽頭組建3家、參與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年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22項,獲評中國專利金獎1項。連續三年在科技部財政部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中獲高校第一。
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史紅兵說,學校奮力增強踐行“國之大者”的使命自覺,主動適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以有組織科研推進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撐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打造服務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戰略基地
浙江大學堅持“擔使命、聚人才、強主流、創一流、擴影響、守陣地”發展思路,制定出臺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打造以國家高端智庫為核心的咨政服務平臺,為服務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等貢獻浙大智慧。
過去一年,浙江大學加快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入選新一輪建設名單,獲批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80項、教育部各類項目30項,其中重大項目21項。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順利通過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高水平咨政成果穩步增長。“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出版工程和全球巡展工作順利推進,產生廣泛社會影響。
打造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基地
浙江大學堅持“以服務求發展,用貢獻求輝煌”,緊密對接國家區域需求,積極推進新型校地校企合作,不斷完善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合作體系,持續優化大學與社會雙向賦能的開放辦學模式。
過去一年,學校發揮“龍頭”作用服務支撐浙江“雙一流196工程”,深度參與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寧波“雙城記”建設,高水平建設省實驗室,持續推進一批重大科創平臺建設。服務國家區域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與一批重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新增共建校企聯合研究機構十余家。
深耕大地方能行穩致遠。
浙江大學定點幫扶工作繼續走在全國高校前列,3個案例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和創新試驗項目。學校直屬附屬醫院整體實力穩居“國家隊”第一方陣,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5家直屬附屬醫院蟬聯最高等級。高質量服務保障杭州亞運會,體育館順利保障了籃球項目的22場比賽,620余名醫護人員參與醫療保障救治工作,近2000名小青荷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多個科研團隊通過創新成果賦能亞運。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扎根中國大地,探索自主的發展路徑,主動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打造高水平國際化辦學的戰略基地
浙江大學按照“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總要求,推進全球開放發展戰略2.0,制定2024-2027年全球開放發展行動計劃,主動“走出去”鞏固和拓展伙伴關系,實施世界頂尖大學學科合作計劃、SDGs全球合作計劃等國際合作專項,深化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持續提升國際聲譽和全球影響力。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
過去一年,學校新增21個伙伴高校,發布學校首部可持續發展報告,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中美高水平大學校長對話、世界大學校長論壇等發出浙大聲音。深度參與“深時數字地球”(DDE)國際大科學計劃,牽頭發起一批國際性學科聯盟,成功舉辦第二屆可持續發展全球暑期學校,在德國舉辦第三屆中德可持續發展論壇。深入推進國家三部委聯合印發的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建設方案落地實施,“浙大海寧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科教人產城’一體化發展改革模式”榮獲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獎銀獎。招收來自96個國家的800余位國際新生,正式啟用“一帶一路”國際醫學院新校園。
浙江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李敏說,學校踐行使命引領型對外開放,堅持守正創新;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拓展全球合作新空間,賦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突破、全球高水平人才引育;圍繞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發展倡議等加強議程設置,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打造黨建引領事業發展的堅強陣地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關鍵在黨。
浙江大學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增強服務強國建設的主動擔當,切實肩負起黨和國家賦予高水平大學的戰略使命。
過去一年,浙江大學成功召開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全面推進高遠使命引領的大學發展戰略,聚力抓好黨代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堅定不移地用新思想指導學校改革發展。
學校首創發布《浙江大學使命愿景紅皮書》,明晰學校辦學使命和發展愿景,引領全校上下將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來。師生干部心懷“國之大者”、奮力“走在前列”的責任擔當和戰略意識顯著增強。
學校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創新,大力構建以求是創新精神為內核的特色文化生態,不斷夯實上下貫通、執行有力、引領一流的組織體系,積極探索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浙大路徑,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日益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群團工作成果豐碩,不斷以服務強國建設的戰略使命凝聚全校師生思想共識,學校集體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在高質量黨建引領下,浙大師生心無旁騖抓改革、謀發展,加快建設更高質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夢想的一流大學。
浙江大學表示,面向新的征程,將牢記囑托再出發、感恩奮進勇爭先,努力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走在前列,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