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免费A级毛片男人的天堂在线,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

浙大培訓

從0到1再到100!浙江杭州新方案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發布日期:2024-05-21 訪問次數:1356次

       科技成果轉化成產品并不容易,為了想辦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為更多的小微企業賦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設“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心”的方案。截至今年1月,首批15家概念驗證中心已轉化落地項目193個,共獲得投融資44.74億元。“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并不新鮮,但能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就取得這樣的效果卻并不簡單。杭州有什么獨到之處?我們先去杭州醫藥港看一看。

       在杭州醫藥港這座不起眼的五層樓里,聚集了18名院士、國家和省級人才,百余名不同專業的研發人員,碩士、博士比例達到80%。是什么吸引這些科研人員聚集在這里?在這座樓里究竟能干些什么呢?

       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楊波:我們根據實現原創藥物發現到轉化,設計了整個平臺。科研人員都在一起,能夠相互交流,知道對方的所需,知道雙方的“卡脖子”卡在哪里。

       看似簡單的布局,對于小微藥企來說,卻解決了大問題。2022年10月,胡譽懷創辦了一家微小型創新藥企,他帶著公司自主研發的候選新藥,委托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對適應證的方向進行驗證。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科研人員就發現了新的潛在適應證。如果放在過去,這個驗證過程大概要用兩到六年的時間才能做完。

       胡譽懷告訴記者,對缺乏基礎設施和研究團隊的初創藥企來說,發現新適應證、構建動物新模型、解析分子新機制都得找外面不同的機構做。各個環節之間銜接效果差,時間長,花費多,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小。現在得益于研究院這個“超強外掛”,概念驗證得以全鏈條打通,公司成立7個月后,已完成了1類創新藥獲批進入臨床1期。

       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胡譽懷:從理念到產品化,可以一條線地幫你驗證完成。對于我們來說不僅是效率上,成功率上也是大大提高的。

       據介紹,在杭州,像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這樣的概念驗證中心共有15家。截至今年1月,15家概念驗證中心已挖引入庫項目756個、驗證項目357個、轉化落地項目193個,項目獲投融資44.74億元。目前,第二批15家概念驗證中心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中。

       從1到100 科學家幫助科學家創業

       如果說“概念驗證中心”解決的是科技成果從0到1的轉化,那么,下面這家由地方政府資助啟動的研發機構——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杭光所,就是讓科技成果實現了從1到100的量變。杭光所通過支持光電領域科學家創業,讓科學家手里“技術的1”轉化成“產業的100”。

       在這個光學實驗室里,記者見到了杭光所的創始人張龍,他不僅是我國光電領域的杰出科學家,也曾經是一名創業者。張龍說,光電領域中有很多尖端技術沒有被運用到生產中,這并不是說,科學家們不想讓技術落地,而是創業的過程中有太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副所長 張龍:我們主要是針對國內創新能力非常強的一群頂級教授。這個是上海交大的,做量子計算的,他有五六個方向都想做。那我去幫他做減法,做什么樣的目標產品,你的目標客戶是誰,如何搭建創業團隊,如何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

       浙江省特級專家李京波研究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在半導體領域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價值,但是半導體企業的一條生產線就需要好幾個億,這讓投資人不敢輕易試水。三年半前,李京波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來到了杭光所,經研判,杭光所對其投資了1500萬,這個數目在半導體創業領域雖然不大,但號召力卻非常強。

       浙江芯科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李京波:這個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它,其他的中小投資者不敢投。我們先把這個架子搭起來,先開始起步。

       短短幾個月內,杭光所就為李京波的項目吸引了近5千萬元的投資。去年,在杭光所的推動下,這個項目又獲得了數億元的融資。張龍告訴記者,越是別人看不懂的硬科技,越是需要像杭光所這樣的“科學家+企業家”的雙重眼光進行辨識。隨著孵化企業的增加,杭光所的聚合效應正不斷增強。

       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副所長 張龍:我們把這條路走通了以后, 其他科學家認為這套方案可行。說不定他也會下定決心來干這個事情,讓科技創新本該有的價值可以變現。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業內公認的成功率是10%。但杭光所在4年多的時間里,引入了50多個項目,成立了40余家公司,科技成果轉化率遠遠超過了10%。現在,杭光所的模式正在浙江省內的其他地區推廣和復制。比如在臺州,當地投入了28個億創立了相同模式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已有4個高質量項目入駐。未來這一模式將繼續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央視新聞)
Copyright ? 2012,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Reserved.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地址: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 | 電話:0571-8697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