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浙江》雜志2019年第5期
發布日期:2019-03-28 訪問次數:4071次
仲春浙江,一場場春雨,讓廣袤田野生機勃發。春耕大忙的浙江農民又收到一個春天的捷報:2018年,全省農業增加值突破2000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7萬元,連續34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
黨的十九大以來,浙江全省上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的新期望和對“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新要求,緊扣“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主題,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總方針,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促進鄉村產業旺、生態美、人才興、人文和、治理優、百姓富,爭當新時代鄉村振興排頭兵。
高站位謀劃部署
2018年8月2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在北京簽署《共同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省合作框架協議》。由此,浙江成為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省,首批篩選6個設區市、31個縣(市、區)成為先行創建市縣。
建德市壽昌鎮舉辦農民豐收節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將其擺上“兩個高水平”的優先位置,納入全省富民強省十大行動,高起點謀劃、高站位部署、高效率推進。
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54個省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省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小組議事規則、年度工作報告制度、實績考核辦法等制度。各市縣均參照省里成立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形成全省上下同向發力、同步前行的工作格局。
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52個配套政策,形成了“1+1+N”方案體系,明確了鄉村全面振興、農民共同富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高水平實現的總目標,提出了“五萬工程”“五大行動”和12項標志性工程,確定了5000億元的投資項目主抓手。
省委、省政府先后召開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深化“千萬工程”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山海協作工程推進會、深化“千萬工程”建設美麗浙江推進大會等全省性會議,層層動員部署,蹄疾步穩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9月27日,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
2018年10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浙江深入總結經驗,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前不久,中辦、國辦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區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全國學浙江,浙江怎么辦?省委提出,在深入實施“千萬工程”基礎上,全面啟動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行動,加快建設美麗城鎮,到2022年全省基本建成新時代美麗鄉村,全域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把“千萬工程”這張“金名片”擦得更亮。
龍泉市寶溪村民宿
以萬個景區村莊創建工程為載體,浙江開展美麗鄉村“五美聯創”,縱深推進“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整體提升鄉村風貌。2018年,全省培育創建第三批美麗鄉村示范縣10個、美麗鄉村示范鄉鎮100個,評定A級景區村2640個,其中3A級景區村465個。有11鎮、34個村列入全國美麗宜居村鎮示范,數量位列全國第一。借鑒“千萬工程”成功經驗,浙江啟動實施“百鎮示范、千鎮美麗”工程,系統提升城鎮產業發展、環境質量和管理服務水平,力爭到2020年建成100個示范城鎮和1000個美麗城鎮,使之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姊妹篇”。
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浙江把推動“以文化人”和加強公共服務作為“千萬工程”的兩翼,著力豐富鄉村文化內涵,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
鞏固農村文化陣地,浙江深入實施“萬家文化禮堂引領工程”。目前,共建成11059個農村文化禮堂。在文化禮堂,村民集體議事,組織“村晚”,宣講政策,豐富了鄉村生活內容,更為鄉村振興凝神聚力。
寧波農村文化禮堂上演“村晚”
按照“讓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樣全面享受公共服務和生活便利”的要求,浙江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鄉村延伸、提升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大力提升了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二月掘筍,三月賞梅,四月收繭,六月品桃吃新米飯,七月掘藕,八月摘梨,九月柿黃,十月橘紅,十一月拔甘蔗,十二月宰豬殺羊網魚打年糕。”杭州余杭區仁和街道村民對記者說:“隨著農產品銷售展等活動全年持續舉行,村民一年到頭忙著掙錢。”
瑞安農業“機器換人”促春耕
順應城鄉產業聚合、三次產業融合的新趨勢,浙江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多層次農業經營主體,打造鄉村產業新高地。
2018年,浙江啟動實施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創建三年行動。推進整潔田園建設,評出100個“最美田園”;推進畜牧業綠色轉型,新建省級美麗牧場324個;發展水產綠色養殖,累計推廣5000多畝池塘循環水養魚“跑道”;85個涉農縣全部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伴隨發展方式轉變,浙江農業突破耕田養殖,逐步轉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茶葉、水果、畜牧、水產、竹木等示范性農業全產業鏈52條,年總產值超過1100億元。產業融合,助推了農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現代農業園區畝均產值超過1萬元,比周邊地區高出30%以上。
浙江推進農業“機器換人”,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讓傳統農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在臺州綠沃川農場,種植蔬菜不沾泥土,播種、收割、采摘都是自動化流水線作業,不僅畝產翻倍,還打破了蔬菜種植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制約。
啟動實施數字鄉村行動,依托省政務云平臺和省公共數據平臺,打造智慧農業云平臺,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數字田園,做到“北斗開天眼、云端掌農機、線上銷產品”,給浙江農業帶來全產業鏈的“裂變”。
近年來,圍繞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浙江科學推動各項改革集成聚合,形成改革的組合效應、協同效應、疊加效應,激發城鄉融合發展的不竭動能。
江山市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鮮切花基地
2018年,浙江進一步完善“三權分置”制度,出臺《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截至目前,浙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率達到97.4%。為讓農民獲得更多財產性收入,各地還加快農村宅基地的確權登記發證。
在集體產權的權屬確認工作基本完成基礎上,浙江出臺管理辦法,支持各地開展股權繼承、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權能改革試點,全省30%以上的市縣制定放活股權權能政策,建立了市縣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93個、鄉鎮產權服務平臺979個。到目前,累計交易3.3萬宗,交易額超100億元。
為農創客定制“先鋒貸”、為農產品設計各類險種、開展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完善“政銀保擔”合作機制……解決鄉村振興“錢從哪里來”問題。2018年,浙江涉農貸款余額3.6萬億元,農戶貸款余額1.3萬億元,農房抵押貸款余額205億元,三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浙江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農合聯組織體系,吸納會員6.6萬個。在此基礎上,各級農合聯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功能,建成省級現代農業服務中心112家、新型莊稼醫院80多家,組建產業農合聯89家,“智慧農資”覆蓋全省2/3的縣(市、區)。浙江還打破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系等制約,將新型職業農民納入農業系列職稱的評審范圍,評審并軌、證書統一。2018年,評定新型職業農民高級職稱55名,鑒定各類農業職業技能6112人。
鄉村振興,既要看百姓的“錢袋子”鼓不鼓,也要看“精氣神”好不好。浙江著力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健全“三治結合”體制機制,打造鄉村治理現代化先行區。
金華市金融部門推出“好家風信用貸”
浙江深化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高標準落實“浙江二十條”,倒排整改后進村黨組織1552個,處置不勝任不稱職干部1587名,選拔補充1816名優秀人才進入村班子,吸引13962名大學生回村任職,44.8%的行政村班子有大學生,大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自治增活力,法治立規矩,德治揚正氣。自從“三治結合”的浙江創新實踐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后,浙江不斷總結提煉,全面推廣,并將“三治結合”寫入各村村規民約。村民說事制、民主懇談會、村民票決制、道德評議團、“一村一法律顧問”等“三治”載體層出不窮。
浙江全面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推廣“村情通”基層治理,“雪亮工程”增點擴面,建起了一個廣覆蓋、全聯網的“數字天眼”。
浙江注重發揮德治的先導作用,全面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倡導“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的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觀,弘揚“最美現象”,推進覆蓋全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深化推廣“草根道德獎”。全省廣泛開展好家風建設,有700多萬戶家庭參與立家規樹家訓,建成150多個家風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行動,大興崇德向善、勤儉節約、文明健康之風。
來源:《今日浙江》雜志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