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6-28 訪問次數:2554次
6月14日,“AI for GeoEducation 全國地學院長論壇”在浙江大學召開,學習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深入探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地球科學領域的應用,促進地學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浙江大學副校長吳健、南京大學副校長陸現彩、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校長王力哲,中國科學學院士楊樹鋒、張宏福等出席論壇。
吳健在致辭中闡釋了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的時代意義,著重介紹了浙江大學擁抱技術變革、培養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質人才的舉措和成就。她指出,高校地學院系承載著發揮人工智能“頭雁”效應、賦能未來教育創新、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此次論壇的召開,將進一步加強高校地學院系之間的溝通與聯系,深入探討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變革,共同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加開放與融合的教育未來。
本次論壇發起并通過了地學高校“AI For GeoEducation”聯盟倡議,同時發布了浙江大學地球系統大數據平臺。
大會主題報告環節,楊樹鋒院士、陸現彩教授、王力哲教授、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吳飛分別作主題報告,討論人工智能發展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成果和挑戰,并分享了對未來教育理念和培養范式的深入思考。
院長報告環節,各高校院長們分別分享了各自學院在適應新時代地學人才培養方面的思考與實踐,面對未來,各學院正積極探索AI與地學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培養能夠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地學人才。
下午的圓桌對話中高校地學相關學院(系)負責人圍繞AI for GeoEducation和AI for GeoScience兩大議題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地學教育和科研的影響。
會議結束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史展廳、“大數據與地球系統”學科交叉研究展廳和地球科學博物館。
論壇開幕式由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杜震洪主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北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30所高校地學院(系)的40余名負責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