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訓專題
【本專題只針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委托定制(有一定人數要求),不面向個人學習】
更新日期:2024-11-04 訪問次數:13323次
專題介紹
教育是一個國家立國之本,也是一個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中國教育改革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將迎來教育的重大變革。教育管理干部須要拓闊視野、明晰思路,增強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促進教育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師資力量
在浙大綜合性大學雄厚師資的基礎上,整合了國內外高校和機構的知名學者、行業專家。讓不同身份不同視角的教學開啟干部教育的新局面。
核心課程
課程模塊
|
課程內容(僅供參考)
|
行政工作能力提升
|
學校黨務和行政工作的實踐和思考 |
現代大學制度建設——高校行政工作探討 | |
學校行政管理法律風險防范 | |
教育行政辦公室主任工作經驗分享 | |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行政管理導向 | |
互聯網+教育行政管理 | |
清廉學校建設與管理干部的責任 | |
教育教學
|
“十四五”期間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與難點 |
校內外教育的差別 | |
教育科研與教學論文的寫作 | |
落實意見精神,提升教育質量 | |
如何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 |
高校人才培養與教育改革 | |
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探索 | |
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路徑選擇 | |
幼兒園班級保育和教育過程質量優化 | |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與探索 | |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策略和路徑 | |
學校教育科研的選題與方案設計 | |
疫情之后,如何重建教育生態 | |
生涯教育,為學生多元發展導航——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生涯教育 | |
變與不變:教育形勢與學校應對 | |
美國通識教育的理念和做法 | |
教育品牌策劃與傳播 | |
特殊時期在線教育學習指南 | |
教育精準扶貧的實施策略 | |
教育發展戰略與教育經費投入 | |
學校德育工作的困境與突破 | |
STEM教育與科學教學中滲透 | |
學校責任督學的工作策略和路徑(教育督導) | |
學校建設
|
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案例解讀 | |
新時期學校黨建工作創新與學校發展 | |
建設美麗學校,發展智能教育 | |
類型教育背景下以“雙高”建設為目標的職業高等院校建設構架與體系 | |
辦區域內新優質學校的思與行 | |
學校組織架構與文化建設的理念、誤區與策略 | |
追尋學校管理背后的文化力量 | |
新樣態學校特色品牌實踐研究 | |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考核 | |
中小學校財務管理案例解析 | |
學校從“管理”到“治理”的案例實踐研究 | |
依法治校,構建學校危機管理體系 | |
基于大數據的功能:學校發展的新型競爭力 | |
學校管理創新——現代學徒制 | |
學校危機管理與網絡輿情應對 | |
學校安全監管檢查規范與安全崗位責任制度建設 | |
浙江特色與浙江經驗
|
杭州樣本:以創新破解教育現代化之困 |
新時代·新作為:教育政策新變化與杭州的應對之策 | |
浙江第三方教育評估現狀調研與推進研究 | |
學校突發事件處理與網絡輿情應對——以浙江大學為例 | |
學校人文資源的開發與德育管理——以郁達夫中學實踐為例 | |
現場教學
|
浙江大學黨建館
主題: 重溫建黨歷史,感悟紅船精神
|
安吉余村
主題:高校黨性教育
|
|
浙江大學校史館、科技成果館
主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雙一流”大學建設
|
|
杭州市學軍小學
主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
|
|
杭州建蘭中學
主題:輕負高質,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
培訓體系
(2)(19).png)
培訓流程
.png)
典型案例
臺州市路橋區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綜合素養提升培訓班 |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創新研修班 |
楚雄州教育系統黨務行政干部培訓班 |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行政管理人員(輔導員)暑期培訓班 |
0571-86971085 / 0571-88273072
杭州市上城區凱旋路2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