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夜間經濟與培育夜間消費專題
【本專題只針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委托定制(有一定人數要求),不面向個人學習】
更新日期:2024-04-30 訪問次數:2642次
專題介紹
夜間經濟是中國城市發展繁榮的一面鏡子,也是彰顯城市特色與活力的重要載體。隨著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居民消費由注重物質消費走向精神消費,夜間經濟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文化不斷融入城市夜間經濟業態,構成夜間經濟的核心要素。各地要充分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內涵,推動“新老”融合發展,匯集知名時尚潮牌和老字號新國貨精品,促進“傳統文化”與“年輕潮流”、“老字號”與“新網紅”互動融合,提升城市品位;加強數字生活新服務場景運用,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編制發布夜間消費熱力圖和分類榜單,打造一批夜經濟IP和網紅打卡地,提升城市活力;加強商文、商旅、商娛、商體等聯動互促發展,著力構建“商旅文娛體”深度融合的夜間經濟發展新格局,提升城市魅力。
師資力量
在浙大綜合性大學雄厚師資的基礎上,整合了國內外高校和機構的知名學者、行業專家。讓不同身份不同視角的教學開啟干部教育的新局面。
核心課程
課程模塊
|
課程內容(僅供參考)
|
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內涵
|
夜間經濟:是經濟,更是文化 |
城市文化資源開發與文化創意產業培育 | |
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關于城市品牌與城市營銷 | |
中國傳統文化與空間規劃智慧 | |
“國潮”興起——“老字號”年輕化、網紅化轉型之路分析 | |
經典國貨:懷舊并時尚著 | |
改善營商環境,增強城市創造力和國際競爭力 | |
文化IP:文化資源開發的轉化模式 | |
美麗中國建設中的城市景觀定位和追求 | |
未來城市展望:新基建、新經濟、新治理 | |
線上線下聯動發展
|
順應智能智慧新時代,把握發展新機遇新效應 |
新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數字重構生活與服務新場景 | |
文化科技的融合與數字文創經濟創新發展 | |
直播短視頻時代的傳播變局與賬號運營 | |
KOL/KOC網紅直播營銷與消費者心理引導 | |
全球價值鏈變化下未來產業的布局方向與戰略設計 | |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及其與賦能數字經濟的融合應用 | |
用數字技術助推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途徑與方式 | |
共享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助力數字貿易新發展 | |
加強載體設施建設
|
新基建、新技術與新生態融合 |
文化館創新發展與服務效能提升 | |
城市轉型中的新載體新空間——特色小鎮的規劃特色 | |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 | |
土地生態景觀建設理論與實踐 | |
“商旅文娛體”深度融合
|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夜間經濟 |
品牌、產品、節會、文創——旅游目的地四大IP創新 | |
新環境下文旅產業發展的創新思維與路徑 | |
消費時代中國的民宿發展和展望 | |
數字娛樂與文創產業的底層邏輯 | |
深化提煉文化主題特色,加快鍛煉文旅融創模式 | |
打造旅游精品項目:旅商文體康養融合發展 | |
政策引領:個人創業的“微經濟時代” | |
論創意的神話:創意的神秘力量與商業轉化路徑 | |
新消費服務升級
|
消費者洞察與消費心理探詢 |
新時代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策研究和實踐 | |
新零售時代下購物體驗創新升級 | |
案例教學
|
追尋歷史記憶、彰顯城市魅力、提升文化品質——歐美城市歷史風貌保護規劃介紹 |
上海2035折射的城市品質優化內涵提振與多元基底性意識環境重塑 | |
浙江特色與浙江經驗
|
杭州城市規劃建設經驗及思考——以杭州城市地標建筑為例 |
從“雞毛換糖”談起:改革開放40年坐標上的浙江經濟走向 | |
浙江精神、浙商經營之道與民營企業傳承 | |
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杭州“雙創”升級版 | |
現場教學
|
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夢想小鎮二期
主題:“人才+資本+產業”的雙創發展模式
|
杭州高新區(濱江)
主題:構筑天堂硅谷,建設科技新城
|
|
嵊州越劇小鎮
主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雙創”——以越劇為例
|
|
莫干山民國風情小鎮
主題:生態旅游與民宿經濟
|
培訓體系
.png)
培訓流程
.png)
0571-86971085 / 0571-88273072
杭州市凱旋路268號